甘肃民谣:武山的大米,兰州的瓜。亲不过咱们的共产党,好不过人民的国家。从六十年代的这首民谣,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武山和兰州如此之近。
文化特色就是要接地气,作为符号化的文化商品,只有通过销售,进入市场,才能形成产业。」华源文化集团董事长朱小勤在和武山县商务局副局长张飞豹洽谈文化和商业融合时如此说。
电商是互联网业态的聚集方式
这一幕还是要从3月25日华源孵化基地“文化扶贫小组”进入武山县进行文化扶贫开始说起。在甘肃省商务厅的对接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华源集团董事长朱小勤带领公司总经理魏琦,副总兼党支部书记马宏、财务总监常永华、中国音乐学院甘肃考级办主任、华源艺校校长李晓波;以及华源•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企业:东方伟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岩、九象文化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晓宁、甘肃合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铁强、副总经理邵辉等一行十三人奔赴武山县。在县商务局张飞豹副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在甘肃颇具影响力的陇上农庄——武山电商服务中心。电商中心负责人孟志飞最初尝试做电子商务,目的是想将父母用土法压榨的胡麻油通过网络销出去。以此为初衷的“触网”行动,使他成为了第一个在淘宝网销售食用油的人。扶贫小组一行人对琳琅满目的展品,如何创意品牌、用文化产业做超链接,走向世界级的大舞台,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并购买了部分实物样品,进行推广和展览。双方经过交流,一致认为这些优质的产品必须走出去,推向国内国际市场,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华源集团将凭借已有渠道,为其对接全国乃至国际销售网络平台,共同走出去。
传统产品要做文化产业的超链接
参观完汇集武山特色的产品后,文化扶贫小组驱车十公里到达武山瑰宝通汇玉器开发有限公司。看到摆设的整整齐齐的玉器,使人顿时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那些出于西秦岭山谷中的鸳鸯玉,的确是扬名于河西走廊的大漠边关。据公司负责人贾雄介绍,目前公司积极通过互联网拓展业务,加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武山鸳鸯玉》之后,慕名而来的客户逐渐多起来了。这些产品从传统工艺品模式到创新工艺、产品创意、营销创新,都是纯粹的传承和创意创新的过程。华源集团在布局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和美国艺术界不断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探索出中国优秀的文化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交流的层面,更要参与到市场中去,走出去,走进去,扎下去的模式。华源集团在美国纽约举办中国丝绸之路艺术展,将携带精品鸳鸯玉,作为此次文化贸易的产品和礼品,进入美国市场,同时推荐武山鸳鸯玉入围4月底在苏州举办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华源集团总经理魏琦现场与苏州创博会电话沟通对接相关事宜,目前合作意向已初步达成。
人文背书是手工制作产品的灵魂
麻鞋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甚广。我国古代大诗人杜甫在西行古秦州时,就有“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句。足见麻鞋在唐代就已广泛流行。甘肃盛产大麻,麻鞋流行各地,而且各具特点。武山麻鞋,是用麻绳拉成布底,鞋帮用纯白的棉线绳编织成雅素的图案。天水、甘谷、秦安等地麻鞋,其式样与武山麻鞋大同小异,但棉麻并染以杂色。有的在鞋口前饰有多色或单色棉线大绒球,男女皆宜,十分美观。
在洛门镇营儿村一户加工麻鞋的农家小院,满满当当的是一些即将绽放的盆景,看得出这是一家幸福人家。大家热情询问绕麻线的老奶奶,当得知老奶奶八十八时,大家执意和老奶奶合影留念,朱小勤董事长和经理人刘云帆挑选具有原生态的麻鞋,并介绍这些赋予中国农耕文明符号化的产品,华源集团将在2016年年底举办的“天下华灯嘉年华”和12月份的迈阿密艺博会上推介麻鞋,并与纽约时装周协商,将这些麻鞋引入国际时尚潮流进行推广,深入挖掘和再创意。
做甘肃文化产业推动的推介者
这次文化帮扶活动是华源集团和中国扶贫协会沟通,甘肃商务厅对接给华源集团,调研考察做的一些精准的文化扶贫活动。华源集团总经理魏琦介绍:华源集团参加美国“天下华灯嘉年华”和纽约艺博会不一样,前者更加接地气,更加切近生活,可以将我们甘肃的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品进行推介,把我们“非遗”推向国际市场。麻鞋手工制作者的刘云帆也是看到华源集团在纽约的消息,慕名而来,毛遂自荐,推荐产品,希望能够搭上国际展会的顺风车,朱小勤董事长非常重视,通过售卖以及一些合作意向,到国际平台进行推介,这是精准文化扶贫的一种方法。4月22日到27日,在苏州举办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参加中央文干院学习的学员将推荐当地的优秀企业、优秀产品,到苏博会上。这是一个国际平台,邀请了二十多家国外公司和机构,国内三十五家,通过层层筛选入围,我们已经成功推荐了庆阳的岐黄产品和武山鸳鸯玉,武山商务局与这些被推荐的手工者都特别高兴和欢迎。华源集团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出去”起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文化是饱含泥土的芬芳,浏览武山秀美的人文。人在景中,景在心中。